在孵企业“姆爱母婴”:月嫂界创业新秀
2017-12-13

      2个孩子、一栋别墅,全职照护……近日,沪上雇主所写的一篇”十九年的阿姨”将保姆“四翠”捧成了网红。寻找一位如四翠般勤劳、朴实、长久又不贵的家政人员实属不易,雇主感言引发热议。记者了解到,华东理工大学科技园内初创的一家创业企业将创业视角投向了互联网家政,瞄准母婴市场创新月嫂薪酬模式。 

挤去月嫂工资水分 

     四翠是个个例,但比起市场上动辄万元起的月嫂行情,四翠的实际收入可谓很低。“从传统中介门店寻找月嫂阿姨,价格弹性极大,张口8千元、有些经验动辄就是1.5万元以上,但对月嫂的从业经验、实干能力等都无从可考。”在浦东东明路上的姆爱妇婴实体店内,创始人杨小明告诉记者,市场上月嫂收入看似高企,实则“虚高”,因为这其中有一笔不菲的中介费。 

     在风口下创业,为何要选择家政行业?又为何单单瞄准母婴市场?市场对家政行业的需求不小,而母婴市场恰是其中最为庞大的,杨小明将初创目标锁定在母婴行业、聚焦于月嫂,是想从小处打开市场缺口。 

     职工陈女士在静安区三泉路上一中介门店聘请钟点工时,就曾签下一份合同,并上缴了一笔800元的中介费,而当其对中介派来的家政政阿姨不满意欲更换时,家家政阿姨则直言她也支付了一笔不小的中介费。“钟点工的收入按小时计费,中介费一次性支付,雇主、家政人员分属上、下家,都需缴纳一笔费用。而月嫂的收入属于家政人员中最高的群体,一般中介对其收费在上、下各20%。月嫂实际收入大打折扣。”杨小明向记者指出。 

     “不再向月嫂收取中介费,支付模式改为由家政企业与月嫂‘月结制’,并根据雇主评价给予月嫂一定的奖金。”杨小明说,他的创业模式类似“京东”,也就是打造一个自营模式,旗下月嫂仅服务于自营门店的配单,月结工资。 

APP上每日评价定等级 

      目前,沪上如云家政这样的互联网家政企业,将线上派单与线下实体门店进行匹配,打造的是一个家政线上平台。而杨小明的创业模式,则是希望通过自建标准和体系,将月嫂阿姨放到其自建的APP上,通过雇主和月嫂大数据匹配后,进行综合服务评定,以期实现对月嫂的全方位管控。 

    “每个家庭的需求不同。”杨小明告诉记者,如月子餐一天提供六顿,每一餐产妇吃什么,都需要月嫂阿姨拍照上传至APP,而雇主则可根据实际情况对月嫂阿姨进行打分。“对每个家庭实施分类,根据家庭属性推荐套餐。通过APP管理,让服务标准化。” 

     为了规避传统家政招聘月嫂能力低、价格不合理的痛点,杨小明在创业时拟定了一套类似“职称考”的月嫂招聘模式。从招聘到面试,分别设置理论考和实际操作考试,进行等级评定,最后派单时每一位新月嫂还有3个月的试用期。企业、雇主双向打分,各占50%。最后经由等级评定来拟定收入标准,月嫂净收入在8千元至1万多元。“从试用期开始,月嫂的净收入就在8千元以上。” 

     杨小明指出,由于家政市场常有瞒报身份、年龄,缺少健康证的尴尬,他在招聘时会额外进行一次体检,增加更多传染病筛查。此外,还会对月嫂阿姨进行一次个人信用调查。 

不愿接受风投快速扩张 

     记者注意到,随着月嫂收入提升,其学历、年龄要求也逐步提升。在杨小明的团队中,高中、大专以上学历的月嫂阿姨逐渐增多。“有一些90后的大专生也来应聘月嫂。”杨小明告诉记者,自营门店逐步扩容,在上海、杭州、南京等地陆续开出连锁,还是走精英路线,提供高性价比服务,对高素质母婴护理人员的需求缺口仍较大。 

     创业一年多,杨小明却说不愿意接受短期获利的风投、短期拒绝融资资本进驻。“风投炒概念,多数力求快速发展、快速上市。姆爱现阶段现金流较充足。”杨小明向记者指出,目前百人的家政团队中,90%都是月嫂。“先做好月嫂一个领域,逐步扩大团队。未来,或考虑升级职业化培训基地,给予月嫂等家政人员更多系统专业学习的空间,提升整个行业的素养。”

版权所有 © 上海华东理工科技园有限公司  
沪ICP备05019245号-1技术支持:上海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