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院孙优贤院士应邀来华东理工大学作学术报告 (12.9)
2013-03-06
    应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的邀请,12月5日下午,中国工程院院士孙优贤教授在研究生楼第三多媒体教室为华东理工大学师生作了题为《我国重大工程自动化控制系统与装备的现状和主要研究方向》的学术报告。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侍洪波教授主持了报告会,他向与会师生介绍了孙优贤院士的简况及其多年来在学术上的卓著成就。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百余名师生参加了该学术报告会。

    孙优贤院士的报告从面临的重大任务、技术的现状分析、主要目标、主要发展方向和研究内容等几方面,阐述了我国重大工程自动化控制系统和自动化控制装备的研究与开发对于国家的重大战略需求、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振兴装备制造业、节能减排以及推动学科快速发展的重要性,强调瞄准国家重大需求、结合国家专项和重大科学工程,在基础理论和方法及核心关键技术的研究开发方面取得重大突破是今后的主要发展方向,结合自己丰富的研究经验和翔实的科研数据介绍了研究内容。此外,孙优贤院士在报告中还简要通报了浙江大学工业自动化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建设、工业自动化浙江省创新服务平台建设、控制工程国家实验室筹建和工业控制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的情况。材料丰富、深入细致的报告深深吸引了到场聆听的师生,使他们感到颇受裨益。

    目前,华东理工大学“985平台”、“211工程”三期建设正在有序进行之中,“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国家和上海市重点学科建设也处在非常关键的时期。为进一步拓展学院广大师生的学术视野,提升他们的学术水平,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积极主动地与国内外有影响的专家学者联系,邀请高水平的专家学者前来开展学术交流活动,举办学术报告会,把最新、最前沿的研究方向带给师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关链接:

    孙优贤教授,我国自动化学科领军人物,浙江大学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他现任浙江大学控制工程与科学研究院院长,浙江大学工业自动化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浙江大学现代控制工程研究所所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副组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学科评议组副组长,国家科技进步奖评委会特邀评委,全国博士后基金会学科评议组副组长,国际自动控制联合会制浆造纸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自动化学会副理事长、应用委员会主任、过程控制委员会主任,中国化工学会自动化委员会主任,浙江省自动化学会理事长,工业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除了在学术领域发挥重要领导作用以外,孙优贤院士曾先后担任第八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常委,民盟中央常委,浙江省民盟主委,浙江省人大副主任等重要社会工作。

    从事教育工作30余年来,孙优贤院士在现代控制工程技术领域取得了卓著的成就。他提出了一整套适合于复杂工业系统控制的新技术和新方法,领导建立了我国高等院校第一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领导工程中心创造性地解决了集散控制系统和四条大型生产线计算机控制系统建设中的关键技术。孙优贤院士是制浆造纸工业自动化工程技术领域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在国内外首次开发了制浆造纸各个过程的16种数学模型、25种关键造纸专用仪表及设备。与工程应用相结合,推广造纸机计算机控制系统58套,产生经济效益一亿多元。多年来,发表论文360余篇,取得专利7项,重大科研成果35项,其中4项为国家级重大推广项目,获得部级以上科技进步奖16项,编著、专著14部。曾获得“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人民教师奖章”、“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等称号。